其實兒科實習也到尾巴了,但就是沒有辦法開心的說出口,喔我要離開這裡了這種話。總覺得這裡一點也不輕鬆,甚至比急診室見到的畫面還要殘酷。回到家都會有一股乏力的感覺直逼腦門。要怎麼相信有些人,在短短的時間裡受盡了治療的苦楚,迎到手裡的,卻還是生命的終點?

 

 *

 

貓咪第一個照顧的大寶寶16歲,ALL(急性淋巴性白血病),戴著playboy粗框眼鏡,依賴感很重,和我的10歲小寶寶住在同一間病房。

所以可以見到貓咪服侍了他一整天。端茶遞水給藥。偶爾我會越過病房的門簾,幫著貓咪說服他乖乖的把藥吃完。那天我說︰「台灣靈異故事,裡面有很多鬼欸,你怎麼敢看這個?」「阿,那都是假的,騙人的啦!」

然後我們的對話結束,被催促著進會議室meeting。

 

兩個星期後,大寶寶被送進PICU,Acute Sepsis(急性敗血症),沒有出來過了。

 

*

 

一早跟著交班,知道了我要照顧的第二個寶寶是之前在圖書室團康時就見過面的。對他還印象深刻著。是一個會趁所有人都走出病房,轉頭向媽咪大聲說︰「我想要去畫畫、摺汽球!」,還會因為把比氣球吹不起來當場大哭的一個孩子。

從發病到現在不到一年的時間,我不知道這樣短短的一年會讓一個人變得如此虛弱嬌小,瘦只剩下骨架。

 

那天到10C安寧病房,看著他選定了自己想要最角落的房間,我的心裡苦苦的。就像我必須選擇一個我「比較」喜愛的地方,埋葬我所有的一切那樣。

他明明才6歲,一個會把所有藥都乖乖嚼碎和著開水吞下去,不曾抱怨過打針很痛或者是藥有多苦,病床上疊滿了想看的書,被我照顧了兩個禮拜卻沒有向我說過一句話的小男孩。

 

幸好現在情況控制到足以讓他可以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,而不用被關在冰冰冷冷的醫院病房裡。就算已經無法積極介入治療,只能稍稍減緩任何會出現的不適症狀,這樣子也很好。

必需要道別的那一天終究會來臨,我只是希望時間可以再多一點、再多一點點。

 

海綿寶寶.bmp 

 

要謝謝小矮人們很大方的給了他很多祝福,雖然拿到卡片的時候媽媽沒說什麼,孩子也依然靜靜的睡著。這是我做過最不一樣的一張海綿寶寶卡片,它承載了很多的希望被交到需要的人手上。

在死神面前我們微不足道,但至少可以成為別人回憶裡,屬於幸福的那一部份。

 

*

 

英華老師說︰「在醫院裡的一切,要學會感恩。當同樣年紀的人還不知輕重時,妳們已經經歷過了人生百態、生老病死。」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ik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